找到相关内容18361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以罗汉像为例来谈五代之后中国佛画发展之流变

    罗汉造型以贯休罗汉为本。这些罗汉形神兼备,眉毛浓密,高颧深目,以达胡貌梵僧的效果,罗汉造型颇得厚重古拙之意。另外,明陈洪绶曾一度出家,改穿僧服后的一段时间内,他专心致志,只攻佛画。他所绘的《无法可说图》...

    龚明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0551083724.html
  • 三阶教寺塔窟溯踪——以隋唐长安为中心

    北京国家图书馆有存。此位道安,总章元年(668)十月寂于赵景公寺禅院,时年61岁。塔铭载其:  童子出家,头陀苦行。学三阶集录,功业名成。  道安约生于大业四年(608),其三阶僧人身份十分明确,且是...依意,三阶教人又咸奉信行为“四依菩萨”。因而,审禅师弟子惠恭深受三阶佛法影响,在法门寺中也有一定作为,亦可归人三阶教徒。  总之,从碑铭文词颂语及惠恭行历事迹,有相当证据说明,惠恭大德少年出家,...

    张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24383799.html
  • 圣一老法师宣讲佛法的要义

    。所以我们不随烦恼作业,那就是受持佛的戒了。 很多人都说:什么叫做戒啊?我们不须要受戒。你若不受戒,就会作业了。出家的目的是要了生死,不作生死的业,所以出家人受的戒律特别多;在家居士就怕失人身,因此有...来修这个无为的妙行。出家人不同于在家人,出家要修无为法嘛!目的是要了生死,度人到彼岸,修这个无为法。 念佛法门的修持 昨天将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经奉献给各位,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翻译的,翻得非常好,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1425583892.html
  • 现代文化新特征人间佛教新使命

    所需的经济无着落等都是改革失败的原因。并注分析总结太虚教制革命理论在当代的薪火传递。也有学者注意到当时对太虚教制革命理的不同意见,如欧阳渐主张,应恢复佛陀时代旧制,出家者应少为俗务,不事生产;学者为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415484221.html
  • 水陆法会小考

    君主独裁的封建社会中,王侯官僚占据着绝对的社会地位。  下面还有:  第八、经明行修,隐居教授,不求闻达,一切贤儒,当愿师道尊严,大明素学。  第九、正意出家,虔修三学,道果未熟,一切僧尼,当愿不退初心...

    牧由谛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584366.html
  •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

    善戒经]指出∶「持此(八戒)受斋功德,不堕地狱,不堕饿鬼,不堕畜生,不堕阿修罗,常生人中,正见出家,得涅槃道;若生天上,恒生梵天,值佛出世,请转法轮。」   (2)名闻有信∶[长阿含.游行经]指出∶「好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3884600.html
  • 法随念(Dhammanussati)

    少,余之众生,唯奔走于此岸。   (二)于正说之法,行如法者,到达彼岸,超越甚难超越,死之境界。   (三)贤者弃黑法,应修白法。离在家到出家,难得,乐而向远离处。   (四)希求喜悦、断诸欲、...

    法増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784619.html
  • 佛法简单好用有够劲

    一个我相,小乘佛法所处理的就是单纯的我相,而不涉及世间的文化、价值观,解决了我相就是成道,但是在我相的范围之外是没有解决的,比如政治、经济等方面的问题。一开始的佛法是要出家的,人际关系令人烦恼所以要离开...

    陈家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884622.html
  • 佛教对推进生态文明的意义

      佛教对推进生态文明的意义—金易明   世人一般以为,佛教对人类生态文明的贡献,在于佛教拥有不杀生的戒命、食素之理念,特别是中国汉传佛教的出家僧,自南朝萧梁时代开始施行的茹素行止。但是,在佛教的...筏驮摩那生于古印度吠舍离一个王族的家族,三十岁出家,苦修十二年成道,出游讲道三十年,七十二死于白婆。在他生活的年代,印度出现了许多哲学流派或沙门思潮,反对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正统思想。耆那教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5284629.html
  • 譬喻----佛教的善巧与美妙

    逐一说明教法,如以植物为喻,逐一说其萌芽乃至开花、结果,以之逐一比喻佛弟子之出家乃至成道。若就类别而言,常见于诸经论中之著名譬喻有:(一)显示诸现象之存在悉无实体、一切皆空之譬喻。大品般若经卷一举出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2285031.html